2013年6月4日 星期二

Biotin維他命H---營養師陳勁芝為大家解構。含生物素食物 (分享)


維他命家族中,由維他命A護眼至維他命K助凝血大家都好熟悉,但當中有個維他命H,大家可能較陌生,但它卻是我們的生命之源,沒有它,便沒有生命!
到底它有何奇能,今期由營養師陳勁芝為大家解構。

陳勁芝

有了它 才有生命

原名維他命H,又稱為維他命B7,是B維他命的一種的生物素(英文為Biotin),顧名思義,它與生物有關。陳勁芝說:「Biotin取名於希臘文的Bios,即生命的意思。它是水溶性維他命,是人體必需維他命,自己無法製造,一定要從食物中吸收,或靠腸道細菌幫助製造。」
既然它有生命的意思,沒有它,就沒有生命。水溶性的維他命H,是某些微生物發育所必需的營養素之一,只要很少量便能幫助微生物生長。
它有以下功能:
‧ 幫助DNA複製及基因轉化(gene expression):
‧ 產生抗體,有助維持身體抵抗能力;
‧ 幫助脂肪酸、糖原(glycogen)及氨基酸(amino acids)的合成;
‧ 協助大營養素(macro nutrients)如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代謝;
‧ 促進汗腺、神經組織、骨髓、男性性腺、皮膚及毛髮的正常運作和生長;
‧ 幫助食物燃燒製造能量。

生物素可維持身體抵抗力,幫我們擊退病菌。

沒有H 血過酸

人體如欠缺生物素,會令很多酵素(enzyme)失去活動能力,因而出現一連串問題:
‧ 最容易出現問題的是皮膚、腸道及神經系統,通常會皮膚暗啞、乾枯或粗糙、指甲爆裂,或腸道健康欠佳;
‧ 其次是肌肉疼痛、食慾不振、惡心、嘔吐等;
‧ 另外血液中的膽固醇會增加;
‧ 嚴重者會因大營養素代謝失常而引致低血糖。
‧ 欠缺生物素,血液內的亞摩尼亞含量會增加,血液亦會呈較酸的狀態。
「理論上,如果血液呈酸性至某一程度,人是會死亡的。」陳勁芝說。
不過,至今仍未有因缺乏生物素而死亡的個案,最主要原因是生物素實在普遍存在於食物中,人體只需極少份量就足夠,故極少人有缺乏生物素情況。

缺乏生物素,血液中的酸鹼值會改變。

生果、肝臟、蛋最多生物素

生物素普遍存在於食物中,包括生果、豆類、果仁類,動物內臟如牛肝、豬肝、豬腎、鵝肝等,雞蛋及奶類製品的生物素含量亦高,這些食物,在正常飲食下不缺。加上身體可以循環再用生物素,所以缺少的機會極微。
我們需要多少生物素才能維持生命呢?陳勁芝說,19歲以上人士,每日只需要30微毫克(mcg)就足夠,懷孕婦女需要多一點,35微毫克就足夠,至於14-18歲青少年,就只需25微毫克。
有過量的問題嗎?陳勁芝說,多餘的生物素會經由尿液排出,而目前科研上仍未有Biotin的最高攝取限量(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因進食過量而中毒的機會很微,但仍建議從食物中攝取以防不必要的風險。而一般生物素營養補充劑,每粒份量為300微毫克。

生物素普遍存在於食物中,如肝臟、小麥、杏仁、雞蛋等。

四類人 要補充

正常人不會欠缺生物素,那麼甚麼人需要補充呢?
A. 長期服食抗癲癇藥會令體內的生物素儲存量減少,而長期服用多種口服抗生素則會令腸道益生菌無法製造生物素,故此類人士需要服食補充劑;
B. 腸道吸收能力差人士,或需要靜脈營養注射人士,但靜脈營養中沒有加入biotin;
C. 一些長期大量進食生蛋白人士(如健身肌肉男),因生蛋白含蛋白質卵白素(avidin),會扣住biotin令它失去活動能力;
D. 有科研報告指懷孕婦女有缺乏生物素情況出現,或有需有補充生物素。
另外有些人因某些原因需進食高劑量維他命B5,會減低身體對生物素的吸收能力,要特別留意。
生物素在正常飲食中是不會缺少,但由於它非常不穩定,故大家要留意。「煮過,受熱,浸過,受光都會破壞生物素,煮食過程中如加入梳打粉或其他鹼性液體都會令食物中的生物素消失。」陳勁芝提醒。幸好腸道益菌可幫手製造,故保持腸道健康十分重要。

雖然正常飲食中不會缺生物素,但有某些人可能要服用補充劑。

含生物素食物

食物份量生物素含量
牛肝(熟)100克41.6微毫克
雞肝(熟)100克187.2微毫克
豬扒(熟)100克4.5微毫克
三文魚(熟)100克5.9微毫克
1隻(50克)10.7微毫克
蘑菇(熟)100克2.16微毫克
班戟3x4吋3微毫克
小麥胚芽1/4杯6微毫克
燕麥(熟)1/2杯5微毫克
杏仁1安士1.32微毫克
花生1安士4.91微毫克
花生醬2湯匙32微毫克
牛油果半個3.6微毫克
木瓜(切粒)1杯3.1微毫克
資料來源:Nutritionist Pro Software;
Staggs et al.(2004)J Food Compost Anal.

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

沙棘!!黃澄澄的水果!!你看過嗎??

你看過這樣的水果嗎? 台灣有人在栽種!!







以下文章引用台中農業改良場資料:
http://tdares.coa.gov.tw/show_monthly.php?id=tdares_tdares_edit_20080513180345

保健植物-沙棘之栽培與利用

文圖/張隆仁、陳榮五、張正英、邱建中

前 言

  沙棘亦稱為沙棘子,英文名稱:Sea Buckthorn,學名: Hippophae rhamnoides L.,為胡頹子科植物。屬於越冬、木質性落葉灌木,能結黃色、橘色或紅色漿果,在歐亞地區已被使用幾世紀。古老的希臘,將沙棘的葉片加入馬匹飼料中,可使馬匹之毛髮具光澤並迅速恢復體力維持體重,因此拉丁文學名: Hippophae意即具光澤之馬匹。沙棘之根群具有迅速生長密集特性,因此是一項理想的防止土壤沖蝕植物。在中國大陸已被應用於防止黃土高原土壤沖刷之植物。在加拿大沙棘亦被應用作為農場圍籬、防風牆及海埔新生地之固定土壤植物。而沙棘更具固氮作用和保存土壤養分之作用,可作為恢復地力之用途。此外,沙棘叢生地亦為最佳之野生動物棲息地。沙棘漿果富含維他命C和E,營養價頗高。其漿果與種子含揮發性精油可供保健、藥用及化妝品工業等用途。因此過去幾十年來,沙棘逐漸受到世界各國學者之矚目,目前在加拿大,正針對其營養成分與藥用價值積極進行研究中。目前本場已於民國89年自加拿大農糧食品研究中心引進栽培試作,初步觀察結果植株外觀型態具差異,此有利於進行選拔適應台灣栽培環境之植株,育成新品種。苗期於夏季生育呈停滯狀態,春季植株落葉後開始分蘗。病蟲害以璊類為主要蟲害。進一步在不同海拔栽培觀察試驗正進行中。



植物分類與特性

植物分類與分佈:沙棘依植株型態變異 Hippophae屬植物種類可分為 H. rhmnoides L., H. salicifolia D. Dom., H. tibetana Schlecht.及 H. neurocarpa Liu & He等三種。 H. rhmnoides L.的染色體數為2N=24,其下有9個亞種分佈,重要的栽培種為 rhamnoides、sinensis、 mongolia等三種。原生之沙棘分佈範圍極廣,介於北緯27°至69°,西徑7°與東徑122°之地區,包括中國大陸、蒙古、蘇聯、英國、法國、丹麥、荷蘭、德國、波蘭、芬蘭、瑞典與挪威等國家(Yao& Tigerstedt, 1994)。

植物特性:沙棘為落葉性、雌雄異株之灌木,通常具有刺,株高約2至4公尺。外皮為褐色或黑色,厚灰綠色冠。葉片互生或對生,葉柄極短,狹長卵披針型,葉上部銀灰色,葉背銀白色。花單性,雌雄異株,花淡黃色,小型。花芽形成需3年生枝條。國外報告指出其開花期約在5月,結果期9~11月。種子卵型,種皮堅硬,褐色,有光澤。

  

生理與栽培特性:在俄羅斯,沙棘大部份的原生族群均分布於海拔1200公尺至2000公尺區域(Eliseev and Fefelov, 1977)。極端生育溫度忍受範圍介於-43至+40℃ (Lu, 1992)。最適栽培溫度則介於20~25℃之間。沙棘具耐旱性,但適應範圍介於年雨量400至600mm之地區。年雨量低於400mm地區則不適宜栽培。無法生長於嚴重浸水之土壤,需生長於排水良好之地區。

  沙棘通常於春作進行直接播種或移植栽培。最佳土壤條件為土層深、排水良好及富含有機質之沙壤土。在乾旱或半乾旱地區,必須實施灌溉。土壤酸鹼性則無太大限制,惟以pH值6~7為最適條件。沙棘對嚴重土壤水分缺失頗為敏感,特別是在春季開花或結果期。相同於其他作物,需適當之土壤養分以提高漿果產量與品質。對磷肥肥效反應極佳,對氮肥之肥效反應則呈敏感,換言之重氮肥會影響根瘤之作用。推薦之行株距為4mx1m,南北向種植有利於光照。在歐洲以高密度栽培1mx1m則有利於機械收穫機收穫。雌雄株之比例為影響漿果產量重要因子。推薦之比例則依栽培密度和地區而異。例如:英國哥倫比亞地區每英畝4000株栽培密度下,1:6之雄株與雌株比例最適。修剪枝條之作業可提高漿果產量。每年均應修剪株冠及交錯枝條,以促進側芽生長。

病蟲害:根據Li (1996)報告指出加拿大栽培之沙棘,主要病害為根腐病、萎凋病、葉斑病與流膠病等病害。蟲害則有蚜蟲(Aphids)、二點璊(two spot mites)、鑽木鐵甲蟲(metallic wood boring beetles)等。

收穫:沙棘之漿果缺乏黑離層,不易落果可在植株上越冬。但此反為收穫作業之障礙。收穫作業以人工為主,頗耗費人力與物力。因此,機械收穫作業仍有待研究,以利商業化生產。

化學組成分

  沙棘漿果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有機酸、氨基酸與維他命。這些成分及含量均依漿果成熟度、大小、品種及地理區域等而異。根據Li (1996)報告每100g漿果含16~28mg胡蘿蔔素(carotenoids),每100g乾燥葉片含類黃素(flavonoids) 310~2100mg,每100g漿果則含120~1000mg類黃素。漿果精油含量平均為36mg/kg,乾物含量為24.6%至33.8%。種子萃取精油含量為8%至12% (w/w)。漿果中的飽和脂肪酸和未飽和脂肪酸含量分別為47至53%,種子中含量則為21%至39%。主要成分為油酸(linoleic)和亞油酸(linolenic acid)。

  維他命C含量介於每100g漿果含量360 mg (歐洲品系)至250 mg (中國品系),較之草莓(64 mg)、奇異果(100~470 mg)、柳橙(50 mg)、蕃茄(12 mg)、胡蘿蔔(8 mg)及Hawthorn (100~150 mg)均較高。維他命E含量則為202.9 mg/每100g漿果,高於小麥胚芽之144.5 mg,紅花(sunflower)之3.3 mg,玉米之34 mg及大豆之7.5 mg。沙棘之蛋白質含量亦高,特別是球蛋白與白蛋白含量。

藥用價值

  沙棘具多用途並具高經濟價值,除漿果可直接食用外。在古老之歐亞地區早已被應用。近年來,在世界各地廣被研究重視,被視為最具發展潛力的保健或藥用植物之依,包括加拿大、美國、歐洲、印度、中國與蘇聯,主要是著重其營養與藥用價值。有關藥用用途之臨床試驗在1950年代肇始於蘇聯,在蘇聯沙棘油已於 1977年被列入藥典。臨床試驗大多於蘇聯與中國大陸進行中。根據初步的試驗結果顯示,沙棘油重要的藥理作用包括:抗發炎(anti- inflammatory)、抗微生物(antimicrobial)、消除疼痛及促進組織再生等。沙棘油同時被使用於口腔黏液,直腸黏液,膣腔黏液,頸部糜爛,輻射傷害,燒傷,水燙傷,十二指腸潰瘍,腸潰瘍,凍瘡,營養不良導致之皮膚潰瘍與其他皮膚傷害。根據中國大陸未證實之報告,以沙棘油製成之美膚霜對350個病人治療結果,對黑變病與老化皺紋及黑斑極為有效,對美容及抗老化方面具相當程度的療效。沙棘目前在歐亞已有超過十餘種之商業產品生產,包括液狀、粉狀、膏藥、軟膏、藥丸、外敷藥、噴霧藥、膠囊、坐藥等形式。自沙棘種子萃取之沙棘油為廣受歡迎之化妝品配方,例如面霜。另據Li (1996)報告指出沙棘各部位可開發與利用之高附加價值產品如圖5所示。產品包括:以葉片製成之袋茶,以漿果為原料加工之運動飲料和果醬。果肉製成之發酵產品。葉片、果肉和種子萃取後之殘渣,可做為動物飼料。

德國老人日趨貧窮化!!

離開德國一段時間!!一直以為德國的退休後的社會福利非常的良好!! 但是目前世界整個情勢的變動似乎高於大家可以想像的地步!! 不僅剛出社會的年輕人找不到工作!!連退休支領退休金的老年人也越來越難靠著退休金繼續生活!! 如何面對這樣的問題呢? 有甚麼解決的方式呢?
新頭殼newtalk2012.11.27 鄭凱榕/綜合報導 德國2,000萬退休人員養老金將在今後4年內大幅提升,但似乎無法解決另一個窘迫的事實是,德國高齡人口貧困問題日益嚴重。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超過1%的65歲以上老年人不得不尋求社會福利救濟,而且這一比例還有繼續升高的趨勢。 根據德國之聲報導,在德國,貧窮的定義是:收入不到平均工資水準的60%,而對於退休人員來說,則是不到平均養老金水平的60%。德國工會聯合會的格拉夫女士(Sabine Graf)認為,在不遠的將來有1/3的退休人員會成為「窮人」,「對於德國來說,這是一個困境,而對於個人而言,這就是一場災難。」格拉夫女士透露,目前德國養老金平均水平為1083歐元:「誰每月可供支配收入不足940歐元,就進入貧困線。」 德國目前就有大約43萬6000名老人接受基本救濟。不過,科隆大學政治學者布特維格(Christoph Butterwegge)認為,真實數字可能要比這高得多,「老年人的自尊心和羞恥心都特別強」,老人們會羞於領取救濟。布特維格相信,生活在每月688歐元水平線上的老人數量可能超過100萬。因此他在自己最新出版的著作《窮在兩鬢斑白時》(Armut im Alter)中提到了一個概念「貧窮的再老齡化」(Reseniorisierung der Armut),亦即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陷入貧困。 格拉夫表示,退休老人們養老金微薄,卻必須支付一大堆帳單,重要如醫療和護理保險、必要如房租、食品,還有藥物,還需加上不斷上漲的能源費用。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老人搬到城裡住,而迎接他們的是越來越高的房租。來自工會的格拉夫女士住在杜塞爾多夫,房租大約500歐元,「只拿平均養老金的話根本行不通。」 布特維格表示,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退休人員不得不繼續工作。將近12萬75歲以上的老人都在外面打零工。「沒有人會平白無故地晚上送報紙,清洗廁所或者乾類似的活」。這就是人到老年後生活窘迫的真實寫照。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美聯社。)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Stella Mccartney 的作品有沒有讓我們聯想很久那個年代的殭屍先生呢??
Peter Pilotto這件讓你想到甚麼呢??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